首页 资讯 正文

超800人现场见证,过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体育正文 131 0

超800人现场见证,过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超800人现场见证,过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5月24日,广州研究型(yánjiūxíng)医院联盟第二届院企合作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加速与协作——共创广州院企合作创新(chuàngxīn)生态圈(shēngtàiquān)”为主题,生物医药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jīgòu)(jīgòu)等超300家机构、超800名各界代表聚首,聚焦提升医疗机构临床试验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在穗转化、推动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等关键目标。 当天活动举行了广州(guǎngzhōu)研究型医院联盟今年部分成果转化与战略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截至记者发稿时,合同总金额超过了1.5亿元;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jítuán)(广州日报社)携手打造的首个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正式发布,在广州日报新花城APP同步上线,这是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组建(zǔjiàn)一(yī)年以来,落实(luòshí)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广州生物医药(shēngwùyīyào)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fāzhǎn)的又一重要举措。 现场超过800人见证一批院企“牵手(qiānshǒu)” 成立于去年3月的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是由市委(shìwěi)、市政府统一部署,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建的全国首个(shǒugè)政府部门组织的研究型医院联盟,目前(mùqián)包括18家联盟医院。 活动(huódòng)现场(xiànchǎng)设置了广州院企合作创新生态圈展示走廊:18家联盟医院展示了各自的临床试验承接能力、成果转化项目和药械应用需求;部分企业通过宣传展位(zhǎnwèi)展示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合作意向。 联盟科技成果实体化展示区集中展示了联盟在生物医药(shēngwùyīyào)领域的创新成果;越秀、荔湾、黄埔、南沙等各区的生物医药产业(chǎnyè)展板以及各部门(bùmén)政策集中展示,进一步彰显了广州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对(duì)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见证了一批院企“牵手”,合作成果丰硕——“我们今天和广东省中医院签约,将合作将院长张忠德研发的一款院内制剂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可以上市(shàngshì)销售(xiāoshòu)。”广药集团科研项目管理部副部长(主持(zhǔchí)工作(gōngzuò))刘宏告诉记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小飞表示,活动中与两个企业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将(jiāng)共同研发生产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de)核(hé)医药,“比如现在的钇(yǐ)90(用于治疗部分癌症的一种放射性药物),绝大部分(juédàbùfèn)依赖于国外进口。如果我们自己能做起来的话,我们可以把它的成本打到原来的1/5甚至1/10。” 而(ér)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则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会筹备组签约粤港澳罕见病创新药转化(zhuǎnhuà)促进中心项目,该中心主任、院长周文浩(zhōuwénhào)表示,在数字资产开发应用、诊断试剂研发、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的(de)(de)研发等领域展开合作,造福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罕见病患者。 除此之外,活动现场精心打造了超1500平方米的(de)院企(yuànqǐ)一对一洽谈区,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专业经纪人驻场,提供成果转化(zhuǎnhuà)等咨询服务,为参会医院和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平台,提升院企合作效率。 广州首个院企资源交互(jiāohù)数字平台 上线广州日报新(xīn)花城客户端 广州研究型(yánjiūxíng)医院(yīyuàn)联盟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社)携手打造的首个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也在活动现场(xiànchǎng)亮相,以“数字赋能、资源聚合(jùhé)、生态共建”为核心,构建生物医药领域全要素对接枢纽。该平台也从今天起正式在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的服务板块中亮相。 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副(fù)总监任珊珊在活动中介绍,平台汇(huì)聚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18家三甲医疗机构顶尖资源,600余名专科领军PI智库,链接百家生物医药企业(qǐyè)创新需求(xūqiú),打造“科研-转化-产业”一体化服务新范式;首批上线“找PI”“汇政策”“看成效(chéngxiào)”三大功能模块,设有需求收集端口,在线征集企业端和医院端需求,定期审核发布。企业可一键查阅(cháyuè)各专科领域优秀PI,科研团队能实时(shíshí)对接企业技术攻关需求,形成"需求发布—定向推送—一键链接"的闭环(bìhuán)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中的院企合作巡礼专栏,为医院科研成果(kēyánchéngguǒ)转化、企业创新(xīn)的深度报道(bàodào)预留了传播空间,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健康有约团队将(jiāng)联合联盟共同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声量,提高可见度。 扫码可进入院企资源(zīyuán)交互数字平台 后续,院企资源交互数字平台还(hái)将陆续上线“招商引资”“联合攻关”“入组(rùzǔ)招募”等(děng)特色功能,为广州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标杆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组建区域(qūyù)研联体 广州创新基础雄厚、临床(línchuáng)资源(zīyuán)丰富、产业(chǎnyè)优势突出,目前全市共有7141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81家三级医疗机构、120多家(duōjiā)二级医疗机构、超7.5万名(wànmíng)医师;2024年广州共服务了全国患者近1.9亿人次。广州还汇聚了6500多家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构建了集技术研发、临床试验、转化中试(zhōngshì)、生产制造、上市(shàngshì)应用、流通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集群活力持续迸发 “谈到生物医药创新,头部医院并不是唯一(wéiyī)玩家。”在专注于临床救治(jiùzhì)的医联体之外,广州亦开始部署利用丰富(fēngfù)的医疗、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组建(zǔjiàn)专注于医学科技创新的“研联体”。活动中(zhōng),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发布了《广州市提升临床试验(línchuángshìyàn)能力行动(xíngdòng)方案(2025-2027)》。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fùzérén)介绍,今年要重点组建“1+N+X”广州临床试验区域研联体,在这一创新的模式下,基层医院也可作为入组站点参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通过临床试验的快速入组加快(jiākuài)GCP药物研发进程(jìnchéng),有望将临床试验启动时间压缩到18周以内,并实现临床试验快速入组,切实为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zhùrù)强大驱动力。 研究型医院联盟(liánméng)成立一年 促临床创新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kuàichēdào) 多项(xiàng)数据(shùjù)显示,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liánméng)建立以来有效促进了临床创新转化全过程加速。18家联盟医院去年(qùnián)科技创新总收入达35.29亿元,比2023年增长了13.5%,成果转化步入快车道;临床试验方面(fāngmiàn),平均立项时长缩短至36.5天,相比2023年缩短了11天以上;伦理互认(hùrèn)项目数量平均增长了12项,增长率(zēngzhǎnglǜ)达17.2%;新承接临床试验项目总数达1789项,平均增长率达27%;平均增长率达26%,临床试验能力有效提升。 随着去年广州市首次(shǒucì)发布《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mùlù)》,工信、医保、卫健(wèijiàn)等部门也先后出台(chūtái)了专项政策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组织了超30场医院参观(cānguān)药械企业、超20次院企合作研讨会。目录发布半年以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药械产品总金额大幅提升,是目录发布前的6倍,创新药械入院应用率大幅提升。 “我们的两款核心产品入选了(le)《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首批名单后(hòu),为后续(hòuxù)在联盟医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政策(zhèngcè)支持。其中替雷珠单抗已经覆盖市内73家医院,而且在省市多部门(bùmén)支持下,广州基地生产的替雷珠单抗还供应了印尼等海外市场,真正实现了创新药出海;另一款贝伐珠单抗也在政策推动下在过去半年实现了26家医院的准入。”百济神州副总裁黄艺凤介绍(jièshào)。 人工智能方面,广州(guǎngzhōu)已(yǐ)建成以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医疗资源为基础的大数据库,建设(jiànshè)了广州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台和卫生健康行业数据可信空间。转化(zhuǎnhuà)载体方面,广州市成功申创全国高校(gāoxiào)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大湾区分中心,依托广州实验室打造国家级生物信息中心、组建广州市高端医疗器械概念(gàiniàn)验证中心、广州市眼病防治概念验证中心等转化载体,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创新成果落地率。 文/广州日报(guǎngzhōurìbào)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图(xuāntú)/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通讯员:穗卫健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超800人现场见证,过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